搏擊、散打和跆拳道這三種格斗方式有何不同,哪一種更實用?
當前很多父母讓孩子學習某種技能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鍛煉身體或者保護孩子不受欺負,也就是追求實用性。最近,很多人問我:搏擊、散打和跆拳道有什么不同?哪個更實用?那么我就以我的理解給大家主觀地解答一下。
搏擊散打和跆拳道有著不同之處,并且在實際運用中有各自的特點。
散打的技術很全面,包括了遠距離踢擊、近距離打擊、貼身摔跤以及拳腿組合的攻防技巧,而搏擊則在散打的基礎上再加入了膝法技術。與跆拳道相比,散打的防御技巧更加全面,進攻性更強,選手的抵抗打擊能力更強。同時,搏擊和散打都有靈活多變的步法,快速摔跤技巧更是相當了得。防守技術也可以分為“接觸式防御”和“非接觸式防御”兩種。
搏擊和散打強調的是力量,而不完全追求速度。常常以強烈的打擊為主要方式。在日常訓練中,肌肉訓練占據了很大比例。在速度方面,強調的是拳法、腿法和膝法的組合,要求上下配合。
跆拳道的手的攻擊力相對較弱,主要依靠腿來進行攻防。拳術主要用于防御和攔截,并沒有重視頭部的保護概念。由于技巧的限制,跆拳道的訓練效果主要在腿部得到明顯體現。如果主要依靠腿部進行戰斗,容易在實戰中失去平衡而被對手擊倒,倒下后又容易被對方傷害。
跆拳道在實戰中主要依靠打點數來取勝,比賽時注重控制點數的數量。散打則借鑒了中國傳統的“打擂臺”方式,一方掉擂就算輸。而搏擊則通過扣分制或TKO來判定獲勝。這些格斗方式不限制于固定的招式和套路,經過對拳術、腿法、摔法和膝法的學習和靈活運用后,可以在比賽或實際需求時自由發揮,以達到制勝和自我保護的目的。
判罰標準對于競技項目至關重要,因為它決定了教練如何進行教學。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教練一定會遵循有關規則進行教學。例如,如果一個項目是點到為止的,如何保護自己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規則。因此,相對于搏擊和散打,跆拳道更加適合于招式欣賞而不是實用性。
散打起源于中國武術,融合了武術的精髓,注重武德和武禮。訓練散打的目的是增強體質和正當防衛,不會主動進攻別人。散打基于武術根本,形散意不散,注重周全考慮,全身調動。搏擊起源于美國,不限于固定套路和招數,倡導在實戰中靈活發揮。跆拳道的效果也能通過搏擊和散打訓練獲得,甚至更加明顯。
跆拳道起源于韓國,如今大家對它有更多的認知,主要是因為跆拳道采用了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而這也歸功于其推廣包裝和宣傳做得非常出色。但要記住一點非常重要:實用的東西往往不那么好看。